1. 首页 > 云服务器

阿里云、腾讯云的恩怨情仇

云是对网络、互联网一种挺有新意的比喻,但令人惊奇的是,以SaaS为代表的云服务技术,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出现。技术出现的很早,不过直到2006年,亚马逊推出AWS服务,才使得产业界,真正认识到云服务或者说云计算服务这种新IT服务模式的诞生。

经过多年的发展,云服务相关技术和服务已经相当成熟。但在整个云服务领域,市场较为集中,马太效应凸显。世界市场2016年之后,被亚马逊AWS、微软Azure、阿里云、谷歌云、IBM“五朵云”建立了稳固的统治;中国暂时处在了阿里云、腾讯云、AWS、中国电信天翼云、金山云“五朵云”的笼罩之下,不过中国市场更有活力,存在更多的变数和可能性。

一、国际战场:中美云巨头对抗

云服务市场国际巨头间的格局,大体维持在AWS确立了其先发优势的情况下,微软、谷歌、IBM奋力追赶时的势态。当前,AWS在国际市场上优势最大,2018年占全球公共云市场的40%以上。之后穷追不舍的微软,市场份额在10%左右。最大的变数是来自国内阿里云,其市场份额在2018年上半年超过IBM,位列全球第三 。而整个云服务市场的主要玩家,分别来自美国和中国。

阿里云、腾讯云的恩怨情仇

美国玩家之间的恩怨情仇

在目前世界最大的“五朵云”中,AWS在2006年率先推出云服务,成为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。谷歌和IBM同样在2008年下场,但是由于对B端业务的理解能力相差较大,IBM很快夺取了AWS之外,最多的市场份额;反观谷歌,很长时间内,都迟迟无法厘清云计算的发展逻辑,一直在战场之外打酱油。

现在的“二师兄”微软,其实是“五朵云”中最晚进入战场的新兵蛋子。在2014年之前,微软被华尔街视为“生命周期走至后半程”,直到微软Azure与原有产品线无缝融合,围绕微软庞大的用户群体做文章,完成从单一卖产品到云生态体系的转型,2015年之后又成功抢过了IBM云服务的第二把交椅,微软才再度成为华尔街的宠儿,Azure被誉为“唤醒公主的王子”,微软市值因此暴增4倍多,老树开了新花。

微软一套骚操作耍完,晃花了老伙计谷歌的眼睛,谷歌因此大受刺激。于是,2015年谷歌调整了组织架构,成立谷歌云事业部,聘请硅谷传奇女性、VMwar创始人戴安·格林掌舵新部门,直接向CEO桑达尔·皮查伊回报工作。女将军确实非常凶猛,通过对内收购、整合补短板,对外上新打法,一套“组合拳”打下来,一年时间过去,就抢走了RackSpace第五的名头,让RackSpace从全球前五名服务商中消失。

比较奇妙,IBM和RackSpace这些美国的硬件类服务商们,在云端战场上的表现,像是十足的“软蛋”。先后被AWS、微软、来自中国的阿里巴巴和谷歌这些软件服务商吊起来打。

而且据高盛预计,2018年亚马逊、微软、阿里巴巴和谷歌占据了核心云计算市场约56%的份额,到2019年它们的份额将合计达到84%,IBM非常有可能会在2019年云服务商top5中消失,而替补它大概率就是另一家来自中国的云服务提供商——腾讯云。

中国玩家们的异军突起

中国云计算被一些戴有色眼镜的西方媒体称为“世界秩序的搅局者”。抛开这个论断的荒谬性不谈,以这种思路来看2009年9月正式推出的阿里云,它也确实搅动了整个世界的云服务市场。2015年夺取了RackSpace的第四名,2018年上半年市场份额超过IBM,跻身世界前三。

阿里云的成功不单只是自己的成功,也在客观上对国内的市场进行了开拓,对云服务提供商们形成了刺激作用。在IDC的“2018年全球公有云IaaS服务商份额TOP10排名”中,阿里云、腾讯云、天翼云、金山云分列NO.3、NO.6、NO.7、NO.10,前十名中,有四名来自国内。

其中腾讯云的全球IaaS市场份额也排到了第六名,与阿里云差了一个谷歌和一个IBM。但是相比阿里云在全球18个区域开放的服务;腾讯云在亚太、北美、欧洲等24个地区都建设了基础设施,计划在全球市场大力开拓。总的来说,国内云服务商的业务重心依然是中国,但是对开拓海外市场,也都普遍抱有很高热情。

中国云服务商们热情很高,但云服务是资产与技术并重的行业,在这两个方面,中国玩家们还没有积累起多少优势,国际市场竞争不得不依靠价格战,因此国内玩家的盈利水平,普遍较低,甚至大部分都处于亏损状态。

单就营收来算,2018年阿里云的营收为213亿元,同期亚马逊AWS的营收为1700亿元,阿里云实现的营收仅为AWS的八分之一,而阿里云,是中国至今唯一实现盈利的云服务商。不过考虑到2015年胡晓明接手阿里云时,AWS的营收是阿里云的38倍,营收差距事实上是在不断缩小的。

并且胡晓明在2018年曾说过:“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,未来三年,技术追平亚马逊。”乐观来看,中国目前和美国的技术水平其实也已经相差不大。

可以预见,在云服务这个领域,随着时间的增长,美国玩家们承受的压力会越来越大,而这些压力,显而易见,都来自于中国玩家们的强势崛起。

二、国内战场:阿里和腾讯的宿命之战

国内的格局,和国际上很像。同样是电商巨头旗下的云服务商,阿里云在国内拥有先发优势。IDC中国公有云市场数据报告,2015年统计至今,多年来年来阿里云一直位居中国市场第一。在2018年上半年,阿里云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达到43%,依然保持第一的地位。第二大服务商是腾讯云,2018年上半年的市场份额达到11.2%。

阿里云、腾讯云的恩怨情仇

另外,国内的云服务市场相对国际市场甚至要更复杂一点,现存的云服务商大体可以分为综合云服务商、电信云服务商、专业CDN服务商和共享CDN服务商四类。

其中阿里云、腾讯云、金山云、百度云、华为云、京东云这些综合云服务商技术和价格优势明显。仅阿里云和腾讯云两家,市场份额就占了国内云服务市场的一大半。

电信云服务商底蕴深厚,实力也很强大。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这两大电信服务商,体系严密,用户积累优势明显。尤其是发力较早的中国电信天翼云,已经成长为中国第三大云服务商。但他们的产品单一,更迭缓慢,用户粘性不强。

网宿科技这种专业CDN服务商,以及迅雷、云帆之类的共享CDN服务商市场份额越来越小,因为综合云服务商的一般CDN服务已经免费,而且更加稳定可靠。

除了这些,一些有技术积累优势,并且走差异化发展路线的服务商,也有着一定的发展空间。以UCloud为例,UCloud从成立开始即纯粹做云、不做业务,不做SaaS、不与客户和合作伙伴竞争,“天生可被集成”,可与各类合作伙伴强强携手。简单来说,就是为阿里云这些巨头作补充,坚守“中立安全”路线,让UCloud在中国的市场份额,甚至高于国际巨头微软Azure,位列第六。

宏观来看,云服务市场,亚太地区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北美或欧洲,中东和非洲地区。而在整个亚太地区,中国是最大的市场,增长速度也快于其他国家。虽然蛋糕的确在不断变大,但是另一方面,中国云服务市场的集中度也在不断上升。

电信服务商、CDN服务商、和垂直云服务商们,无力对阿里云的统治地位发起挑战。在中国,可以对阿里云形成实质威胁的,只有“BAT”的其他两家,尤其是市值和阿里旗鼓相当的腾讯。

对于阿里和腾讯的竞争,所有人应该都习以为常了。从游戏、资讯、影音娱乐、互联网广告到交通出行、旅游住宿、美食外卖、移动支付甚至金融保险等等……在几乎每一个互联网可以触及到的行业,阿里和腾讯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。

云服务,对于阿里和腾讯来说,是新的、但又至关重要的战场。“3G/4G通讯技术+智能手机”是上一个十年,互联网市场繁荣发展的技术根基。市场发展紧紧围绕着“移动互联网”这个核心,通讯社交、文化娱乐、金融支付等等,谁更贴近这个核心,谁就能取得更多优势。

目前业界已经达成共识,“5G+IOT+AI+大数据”是下一个十年的技术根基,互联网市场的核心将会是“万物智能互联”。而云计算是盛放大数据这些水的缸,也是孵化AI的极佳温床,阿里和腾讯,谁能在云战场上成为最后的胜利者,谁就更有机会主导“万物智能互联”很大一部分的发展方向。

因此,尽管云服务在一开始并不被腾讯重视。在认清局势之后,腾讯在云服务领域对于阿里的追击,不遗余力。

本文由主机测评网发布,不代表主机测评网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zhuji.jb51.net/yunfuwuqi/479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

工作日:8:30-17:30,节假日休息